浅谈用户沟通模式

说到沟通模式,就一定要提哲学上著名的三个经典问题:你是谁?你从哪里来?你去向何处?
而思考产品时也有三个终极问题:用户是谁?用户从哪里来?用户要做什么?

回归到沟通的本身,面对的用户群的面是最广,因为人是社群性的角色,总离不开各种各的沟通,认识各种各角色新朋友,与亲朋戚友联系。这离不开各种社交的圈子,进一步抽象社交的本质是沟通的渠道,在传播方向中有单对单的沟通、多对多的沟通、一对多的沟通三种模式。

 
一、单对单沟通

单对单容易理解,所有的沟通产品形态中,最简单的是单对单的模式,而最难建立的也是单对单的用户关系链。单对单沟通根据是否认识分为熟人与陌生人单对单沟通。

在熟人单对单的模式,典型是短信、语音电话、QQ与微信,熟人之间的沟通需要便捷与可信的消息必达,需要提供稳定便捷的沟通服务。在微信之前,是输入用户的专属ID号或手机添加,你知道另外一个朋友的专属ID后,便可与之建立联系。微信推动着产品功能进一步进化,扫个二维码即可加好友。微信这点微创新很重要,产品功能的微创新,交互体验完全不一样。那在熟人之间,在微信实现沟通的极简化。而微信的消息手机端信息优先机制,造成部分人在电脑端操作的不方便,比如要手机端扫码才能登陆、有些应用甚至只有手机端才有独有的。这些机制是确保了,用户在手机上的重度使用,实现消息的必达。在便捷与消息必达这两个维度上,微信推出了系列微创新,微信在这四者竞争中暂时胜出。

在陌生人单对单的模式,陌生人交友的目的的多样化,产品形态就多样性。不同交友的目的,不同的场景,就有不同的专属应用。

如结婚为目的的婚恋网如珍爱网、世纪佳缘,需要用户填写各种的证明身份的资料,平台需要对用户的资料进行认证,建立用户对看到资料的可信度,在可信度高的平台更容易建立进一步的联系。

有结识朋友为目的,应用根据陌生人建立联系切入场景的不同,产生了不同的应用。

有强调第一印象的场景,如图片识友的的探探,平台一进去,就是首页展示图片,你根据你是否喜欢该相片,点击喜欢或不喜欢,同时喜欢的彼此,就可以进行聊天。第一印象进行交友。

有认识附近的人的场景,在位置交友方面,有以此为核心功能的陌陌,微信也推出了“附近的人”的功能。附近的人对使用该工具的用户量有要求,用户数量越高、密度越高,用户使用体验越好。

有相同话题的场景,微信的“漂流瓶”,拾起或发出一个漂流瓶,就是回答或发起一个话题,对该话题感兴趣的双方,可以建立联系。包括近来火了一段时间的马桶,纯匿名的话题沟通。

江河、湖泊与海洋

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场景下,陌生人沟通建立联系,将会转为了熟人沟通的方式。众多的陌生人交友的APP,就像一条条的江河,而熟人聊天就像大海,行流的水大部份终归大海。而微信占据占据了熟人沟通用户的心智,微信就是那片大海。好不容易建立联系的用户,如水般流入了大海,用户的留存就成了一个大问题。那如何将自己的水留住在自己的体系中,演变成湖泊而自成体系呢。那就要建立自己的圈层,圈层独特性越不可替代,储水性越好,用户的黏性越好。



二、多对多,即圈层模式

从人成长的过程中,分学校圈、工作圈、生活圈;从人的一生中,从3岁开始首先接受学校圈,约19年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校生活。从21岁开始,到60岁退休,约39年的工作生涯。而从结婚建立家庭后,小孩入学,这里又会有19年学校圈。此家长学校圈与之前的学生学校圈用户需求并不一校,而且生活圈则是伴随着人的一生。在这三大圈层中,学校圈与工作圈,建立圈层人员建立更紧急的关系,反而进一步促进单与单的沟通。

学校圈,从出生后到3岁接受教育,开始最大的学生的生涯,学校的同学圈、学校的师生圈、学校间的家长圈。学生生涯19年,家长生涯19年,加起来36年,占据着人生主要年龄层。

以前推出的中国人推出同学录、人人网(校内网)、腾讯的朋友网、Facebook,都主打校友关系。Facebook从个人校友的真实关系出发,扩大个人的整个社交关系。而中国则是用QQ或微信来在校内构建多对多的关系,源于新年级时,老师来一句,我们建个群,方便同学沟通和学校通知发布。这也证明学校圈的重要性,学校圈是多对多最重要的一个圈层。

工作圈,从学校毕业后,就开始40年左右的工作生涯。在工作圈中,会有更多垂直的应用。如移动基于其较大的用户体量,推出公司短号,在以前微信还没流行的时候,几乎每个公司都各自建立公司短号,为了让员工更方便使用,采取了移动的短号。新员工入职,为了更好的工作,会新开移动的手机号。而员工从移动换到其他运营商的成本就更大了。在现有较势弱的公司短号的情况下,移动根据现在用户常用的流量,推出流量共享,你可以将自己多的流量与其他用户共享,也是基于此的考虑。在用户在系统内,根据自己的需求出发,建立自己的圈子。一旦用户在你体系里建立圈子,对用户的黏性就越大,也就逐步形成湖泊。

为了更好的工作沟通,用户会习惯性以常用的聊天工具建立QQ群组、微信群组来进行沟通。而基于工作的场景,本质通过沟通来解决的是协同工作、提升工作效率。这些场景下,微信与QQ并不擅长,工作场景如考勤、拜访、邮件、日程、流程、文件共享、薪资等数据、协同、权限等机制并不能解决,而此种需求下钉钉与纷享销客的专注在工作场景,通过开发专属的工作场景来满足用户工作中数据、协同的效率提升,从而占据了日常工作的场景。

在工作圈层中,日常工作场景是一个高频的场景,而为了抵抗钉钉在工作圈对用户的圈层的占领,微信推出了企业微信,而QQ也推出TIM,专注于团队办公协作的跨平台沟通工具。

而工作圈里,除日常工作场景外,还有客户管理、商机需求、工作人脉拓展、会议需求、求职应聘、需求等更多垂直化的工作需求。

生活圈的范围更广,在非学校、工作圈外的都属于生活范围。还有一部份观点,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在生活圈的多对多沟通,基本已经多微信、QQ占据着绝对的份额。 

 

三、一对多,即一人展示,多人查看

国内比较典型的有微博,国外就是推特twitter。对于明星、政治明星、企业宣传、商界精英、自带流量的人物有做传播的优势。如果王思聪在微信发个信息或在朋友圈发信息,也就只有他的朋友可以到,到达用户量也就几百而已。而在微博,可以轻松100万+的转发、评论及点赞。

这就是一对多的传播的优势,对这个一是有要求的,重展示轻交互。另外直播也是一种展示方式,只是传播的载体不同,主要是视频流。所以直播者多是有美貌、才艺之人。

在新闻媒体上,也是天然重合一对多的方式,最新的新闻、产品发布会,甚至是部份的维权,需要快速传播的时候。自然而然首选一对多的传播路径。今日头条也是典型的一对多传播方式,普通用户更信息发布者更多是关注、点赞。

以一对多核心的APP,其下一步均想构建用户一对一的关系,因为一对一关系是强关系,黏性更高、活跃度更高。



四、让 AI 替你社交

在 AI 大环境下,沟通的场景,也可以使用 AI 做来智能的匹配。自己去寻觅,效果是较低。现阶段是与人传统的习惯是较不一样,可以根据兴趣的标签,出入的地点。然后自动的推荐,因为要做 AI 匹配。这里两点是挑战,第一就是初始用户标签不够多,另外就是资料的不真实;第二就是在平台中资源的匹配是不一致,私缺资源与大众资源数量是不一致,平衡的机制是怎样。这两点优化解决得越好,AI 的匹配的用户体验度越高。



五、以产品论产品

众多的产品就是占据了一个场景后,覆盖到到另外的场景,占据用户越多场景及圈层,对用户的黏性就越高。

如微信占据用户中的一对一、多对多沟通后,推出公众号占据用户一对多的沟通场景。同时还推出企业微信来占据用户办公的场景。

而钉钉在占据用户办公场景后,推出家校通信录功能,协助学校、家长、学生更高效的沟通,占据用户更多的的圈层。优化钉钉现在在工作时间外,活跃度大幅下降,圈层越多,用户黏性及活跃度越高。

字节跳动在今日头条、抖音一对多的沟通信息分发做到极致后,引导用户上传通讯录,让用户在平台构建一对一关系链。同时推出相对应推出信息类的飞聊、视频类的多闪、这两款主打一对一沟通的 APP。

除着5G及 AI这两个新技术的到来,已经确定的赛道上,又涌现了新的机会。争夺用户场景与圈层,竞争在进一步升级。从自己优势出发,不断的构建跨用户的场景与圈层,让用户留在自己的体系上,从江河到湖泊,甚至成为一片海洋。